試想一名藥房的售貨員,向顧客推銷一罐聲稱含有豐富維他命、適合兒童發展需要的最新奶粉後被發現原來這是一罐「毒奶粉」,嬰兒食用後更變為「大頭BB」。事件曝光後,政府即時檢控藥房售貨員,罪名是「對產品認識不足」及「向顧客披露不夠」。對於「毒奶粉」的來源及為何流入市場卻一概不管,相信各位讀者也會認為是荒天下之大謬,然而以上的鬧劇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銀行前線員工身上。
自雷曼事件發生後,多位銀行前線員工因涉嫌誤導投資者而被捕。前線銷售同事的鬱結一直無法申辯!今年2月18日香港法院就雷曼迷債案件,撤銷一名銀行銷售職員的所有控罪,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對此裁決感到欣慰,也認為是還銀行從業僱員的一個公道!
事實上,2008年爆發的雷曼事件觸發起金融海嘯,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香港金融業的發展,特別是銀行前線銷售人員,更為千夫所指,不斷受著「無講清楚風險、為指標哄騙客戶投資……」等等的無情指責!究其原因,金管局及證監會等金融業監管機構自雷曼事件發生後,一直將矛頭指向銀行前線職員,包括大規模傳召各銀行的銷售員工「審查」;新增及不斷更改銷售指引,規定銀行員工銷售債券產品時要進行錄音、將指引的所有文字讀出及客戶簽名確認等等。
銀行前線職員為代罪羔羊
以上的新措施不單讓公眾誤以為銀行前線員工是銷售雷曼債券的罪魁禍首,更直接在銀行業內製造「白色恐怖」。三年來前線銷售人員的職業生涯就如同驚弓之鳥、失去多年來與客戶建立的關係、日日更新的銷售程序及裡裡外外的種種指控,令他們無信心再在業內開展業務,更惶恐某一天會成為代罪羔羊!
誠如文首的小故事,香港一旦有「毒奶粉」出現,政府只檢控藥房售貨員而拒絕嚴格監管奶粉的衛生安全,絕對是一個不公平及不負責任的做法。金管局及證監會絕不應只選擇性檢控銀行前線員工,但卻讓負責推出產品的銀行高層置身事外。整件雷曼事件的主因在於香港的金融監管機構監管不力,只懂亂批金融產品交由銀行銷售。一旦發現問題就第一時間「卸膊」,除了有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更令到一些向顧客推介產品的前線銷售人員蒙受不白之冤,更甚者因此前途盡毀,鋃鐺入獄。
要保障香港銀行業僱員不再需要在「白色恐怖」下工作,銀行管理層實在有責任嚴檢投資產品的實質風險,設計適當的銷售管理程序,不宜只求盈利,把過多指標要求及工作量下壓至前線銷售人員!香港的金融監管機構更有責任做好把關的工作,不要被無良的投資產品設計者,以魚目混珠的包裝手法、混入不合理的槓桿投資手段,使平民百姓再墮「國際金融大騙局」,讓「金融毒奶粉」再次流入市場。但願金融海嘯不再來,讓金融業內的投資者及從業員都能在健全制度下,為香港能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首而努力!
李麗貞 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主席
轉載自:文匯報 2011年3月24日(四) A21版 民筆聊生
Join TKL events
2 天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