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連載-6:完結篇》雷曼骗局之根源 Root Cause of Lehman Minibond Fraud



結 論
對於雷曼欺騙事件的受害人來講,金管局和證監會的干預, 只是製造更多污煙嶂氣,來達到其混淆視聽的目的。否則的話,公眾可能會早就瞭解到迷債的真相了。MOU 就是一個例子。如果沒有這些監管人員的話,公眾可能會更少壞處,反正這些監管人員並不以公眾利益為重,他們也沒有興趣去尋求真相或公道。他們甚至都沒有打算跟受害人做合理的溝通, 減少分歧而增進相互瞭解。

監管部門現在讓銀行和證券行為客戶重做風險評估等。並倡設風險 “說明書”.以此來顯示他們在加強監管。企圖轉移對於雷曼騙局的真相的關註,轉移對於經過證監會批准的章程的關註。 證監會對於自己應該付的責任就更是緘口不提。只字不提雷曼騙局的關鍵原因究竟是在於沒有風險「說明書」呢? 還是在於監管部門失職和在於沒有把真正風險向客戶全面披露?不追究清楚何種“風險”需要“說明”的話,又能披露多少真實相關風險呢?而風險“說明書”則很有成為成為具欺騙性的章程的翻板。 以一句“該產品不保本”來概括所有需要披露的風險是否達到了“全面風險披露”的標準?

金管局和證監會理應是營造一個對於金融詐騙有阻嚇力的環境,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 為金融欺騙者提供了溫床。更為惡劣的是,他們為隱瞞真相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這不僅會為騙徒張膽,還會極大程度地打撃公眾對法律的信心,只要騙局夠大,可以嚇倒警察,並可以得到政客的支持便可。

雷曼騙局的根源在於監管部門自願包庇那些被監管者,並且將被監管者凌駕於老百姓之上。這個源頭不清的話,任何的所謂補救方案也不會令下游的污水變清的。

附录: 迷债结构節選自”Structure and Pricing of Minibonds” (Ernest & Young, 2008年12月29日)



1. FTD Swap: First To Default Swap. In a FTD Swap, the protection seller (ie.. PIFL) will take the loss caused by the first default to occur among a poool of up to 8 reference obligations. Upon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default within the reference pool, the settlment amount for the FTD Swap is dependent on the credit event of the FTD Swap reference obligations and the value of the underlying Synhtetic cDO for Series 10-36.

2. CSO = Collateralized Swap Obligations. The CSO represents a swap arangement between the Synthetic CDO-level SPVs and LBSF in which the SPVs sell credit protection on a basket of between 97-194 underlying reference entities and surrender the total return of the Colalteral in exchange for periodic interest payment from LBSF. The CSO offers higher yield as the periodic interest payments are passed through the SPVs. However, the SPVs can be at risk of losing their initial investmtns if serveral credit events occcur in the reference portfolio.

《連載-5》雷曼骗局之根源 Root Cause of Lehman Minibond Fraud



4: 監管機構 身兼金融騙局共謀者

如果說2008年9月之前兩個監管機構的過錯是無心之過的話,那麼,事後他們遮掩真相的努力不僅僅超出了官僚的無所作為習俗,簡直是過度反應,本文所呈資料將充分證明他們的諸多謊言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騙局暴露之後,監管部門之行為的不合理性可以跟銀行處理其相關錯誤的方式相類比。監管部門和銀行都採用了同一種跟受害人對抗的立場,拒絕跟受害人直接進行公平合理的對話。銀行至今都不能夠跟公眾解釋產品的真實特徵和風險,就是騙局的明證之一。

去年12月監管部門呈交的調查報告既非充分亦非客觀,極盡所能地歪曲關於產品的描述,只因為他們不敢偏離迷債發行章程的敘述,從而使報告失去其原本的意義。

證監會竭盡其所能,替自己開罪,試圖回避關於具欺騙性的章程和披露標準的疑問。證監會為其批准迷債章程辯護的論據之一是:“…在發行商提供的信息的基礎上…”(證監會調查報告,8.6)。 從證監會的報告,我們看到的審批過程是:如果證監會人員覺得文件沒有提供讓自己足以理解產品的充分和清晰的信息,可以要求提供附加信息給證監會人員参考,發行商卻不必修改已經呈交的文件的內容。證監會可以批准該文件儘管它並不包含後來給與證監會審批人員的附加信息。這種做法可以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雷曼事件就是例子。

證監會報告用了2頁紙來試圖解釋為甚麼幾個著名掛鈎公司沒問題,迷債卻幾乎失去其價值的原因。避而不談公眾第一關註的披露問題,依然極力為自己的審批辯白。 於是: 隱藏的 CDO 只是在終結部分以“[CDO 的]參考公司的信貸事件”一語帶過,跟合成 CDO 對於迷債的重要性完全不成比例 所有的 “[CDO 的]參考公司” 以及其對於迷債的風險和價值的影響在章程裡完全沒有披露。 為了辯護章程中的[CDO 的]參考公司“的相關部分的”無披露和誤導敘述,證監會聲稱章程對於“迷債相關的風險是有一些敘述的”(“in some detail”),是給了“一般警告”(“general warnings”,報告:16.3)。如果“一些”披露和“一般警告”是香港對於金融產品發行商的要求的話,那麼,香港可以繼續成為金融中心,但會更吸引騙子來欺騙輕信政府和銀行的市民們。雷曼事件就給我們演示了金融市場可以如何充斥著謊言,半真半假和魚目混珠式的誤導。

安永會計師為銀行公會的“回購”提供了“迷債結構和定價”報告(“E&Y報告”,2008年12月)。 E&Y報告用不尋常的名稱來解剖迷債結構。大概想避免如實敘述迷債的真實面目而引起銀行尷尬。用“迷債層次(minidbond-level)”指迷債章程中的”信貸掛鈎票據(Credit-Linked Notes)(即跟幾個著名公司信貸掛鈎)。 用“合成CDO層次(Synthetic CDO-level)”指“underlying securities of Minibond”,即迷債章程中的所謂”抵押品“。E&Y報告用“抵押品”指迷債章程中從未提到的雷曼貨幣基金,“合成CDO的本金買入雷曼貨幣基金作為合成CDO的抵押品(18頁)”。

儘管該報告試圖用掩飾性的語言來避免歸罪於銀行,卻依然揭示了證監會的審批錯誤。“迷債的價值在於其法律條款和迷債發行者 PIFL (Pacific International)去施行這些條款的能力”(E&Y報告)。儘管兩個SPV都有跟雷曼的法律條款,只有其中一個SPV的法律條款是跟隱藏的CDO層次有關的,因為“SPV PIFL把迷債資金投資於合成CDO“, 而該“合成CDO”是由不同的SPV發行的。而“迷債中的兩類掉期 (即“迷債層次的FTD(First-To-Default)掉期”和“合成CDO 層次的掉期”)是為向雷曼賣信貸保險而設計的”。因此,只有一個資產(即:雷曼貨幣基金),和許多負債(liability)(即兩個層次的信貸掉期)”。迷債層次的FTD掉期幾乎不為迷債持有者帶來收入,所有CDO層次(包括雷曼貨幣基金的利息)的收入均歸於雷曼。

安永會計師報告明確指出:在合成CDO層次的SPV是賣由97-194個相關主體組成的一攬子信貸保險。如果一攬子掛鈎相關主體裡發生了足夠的信貸事件的話,就會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從而觸發迷債層次的“underlying securities破產事件”,最終造成迷債的利息及本金損失(20頁)。(這好像也是在描述發行商健在的“精明債券”?)。

這就點出了騙局的精華:如果產品實質是兩個信貸掛鈎票據 (Credit-Linked Notes)捆綁在一起的話,為甚麼只披露其中一個信貸掛鈎的詳情,而藏起另一個信貸掛鈎的重大信息?

安永會計師報告 的另一個令人註目的地方是其圖表(附圖),顯示了迷債資金和利息於迷債發行/派息/到期時的來龍去脈,以及影響迷債價格的因素等,這些在迷債的章程裡是完全沒有列出來的。把E&Y報告中關於迷債的敘述跟證監會或金管局的迷債調查報告中的敘述對比一下,就不難發現證監會和金管局的報告是如何隱瞞了迷債的真實特徵和風險的。E&Y報告確認了眾所周知的事實:經證監會批准之章程所提供的信息是如此之不完全和具誤導性。讓人懷疑這是否僅僅出於疏忽?而之後證監會掩蓋真相的努力更讓人懷疑是否早就瞭解迷債章程之欺騙性?韋奕禮先生憑甚麼來斷定雷曼事件在於系統原因而不是欺騙性章程的原因呢?為了替迷債章程辯護,韋奕禮先生於2008年10月13日立法會甚至引用了章程中的誤導性敘述(把有20多年歷史數據的3A傳統債券跟歷史短暫完全不同性質的合成CDO混為一談,贊同“Who Should Buy Our Notes”的誤導陳述,参见 http://www.legco.gov.hk/yr08-09/chinese/hc/minutes/hc20081013.pdf,
37頁和58頁)。毫無疑問,欺騙性章程為“錯誤銷售”提供了充分必要條件。當銀行職員宣稱章程是經過證監會批准的話,那麼,人們會假定這章程一定是如實介紹產品的重大風險和真實特徵的了。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連載-4》雷曼骗局之根源 Root Cause of Lehman Minibond Fraud



3. MOU (諒解備忘錄) 之名下的虛偽監督

以金管局得到的信息和專業知識,應該知道迷債之最危險之處在於隱藏其中的CDO,而並不是幾個著名的掛鈎公司。早於2003年12月金管局職員 Ada Lee 和 Eve Law 發表了一篇題 為 ‘ Credit Risk Transfers Using Derivatives and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Market Functioning’ (“利用衍生工具的信貸風險轉移和其對金融市場作用的影響”)的文章,專門提到了信貸風險,尤其是信貸風險轉移的影響。而迷債的合成CDO,正是信貸風險轉移的工具之一。

所以, 第一:等到2008年才給銀行相關提示 ( 金管局宣稱於2008年給銀行建議用“高風險”作為給信貸掛鈎產品 ),是否屬於太晚了? 第二:金管局是否意識到藏於迷債之中的CDO?第三:如果對於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話,為甚麼不在2003-2008年之間去檢查銷售職員有否理解產品的複雜性?以及有否系統性的”錯誤銷售”?
金管局還試圖以將迷債售給“願意接受”高風險的人來為銀行辯護。“願意接受”風險不僅僅是接受風險評級的問題。“願意”的前提通常是包括明白和理解并“接受”那些相關風險和因素, 以及這風險是屬於“可管理的風險 manageable risk”,還是“不可管理的風險 unmanageable”. 而這些是跟投資者的個人資產及一般金融知識沒有關係的。 比如:(1)如果跟客戶講是高風險,同時給出高風險的因素在於跟7個著名公司信貸掛鈎。或者(2)跟客戶講是中風險,但告訴客戶中風險的因素在於跟150個各類評級的公司信貸掛鈎,並告知客戶關於迷債合成CDO中的信貸事件對於迷債本金的影響等。會對客戶的“願意接受高風險”或“願意接受中風險”的意願和決定有甚麼影響呢? 會對迷債的銷售有甚麼影響呢?金管局去除“願意接受” 的先決條件,只將重點放在“接受”上,等於是建議並同意銀行無視對於風險的理解和解釋。金管局這樣做的目的是否只是表面文章?讓人覺得金管局是在監管銀行。其實,金管局是在放縱銀行,只要銀行讓客戶“願意接受風險”就可以了。至於甚麼是風險,職員有沒有理解,就不是金管局所考慮的了。

金管局於2008年提醒銀行的原因在於迷債CDO的風險,變相地承認了瞭解迷債的直接抵押品是CDO。可是 金管局的雷曼調查報告主要集中於迷債章程是否提到跟雷曼掛鈎。並無提出迷債CDO之風險以及對於迷債的影響。這是甚麼邏輯呢?唯一的解釋是: 金管局明白迷債章程並沒有披露CDO信息。但是兩個監管機構都不希望公众註意到“迷債(抵押品)是直接投入於CDO的”這一隱瞞的的事實,因為這是騙局的核心所在。如果發行商沒有充分地披露重大信息的話,銀行是如何作到銷售這些產品而不違反他們的盡職審查的職責呢?銀行又是如何作到銷售這些產品而不違反《操守准則》呢?

銀行的銷售職員很有可能是被新鴻基金融職員給與的欺騙性的培訓誤導。而銀行的內部相關部門並不支持去有信貸產品知識的部門積極瞭解迷債的真實特徵和風險。但是對於金管局來講,所有的銀行監管部門都是同一部門的職員。這些消息靈通的具有CDO及其它金融專業知識的人員恐怕早就由迷債的產品結構以及其“無披露”的章程,看穿了迷債之騙局本質。數月以來,數百的受害人已經被金管局人員睏擾,金管局人員極盡其能企圖促使受害人跟銀行和解,否則的話,受害人很可能會要經受數小時的毫無意義和毫無目標的詢問。而那些調查人員對於相關事件的欺詐性質不僅是茫然無知,而且對於瞭解事件的真相也毫無興趣。
任志剛先生要對金管局的以上所作所為承擔責任。

證監會批准了如此具有欺騙性卻缺乏披露重大風險因素的迷債章程,作為金融專業人員,證監會是可以看出迷債結構不同於一般的簡單信貸掛鈎產品,迷債機構其實是個“合成”的信貸掛鈎產品。證監會對於迷債發行章程至今還是三緘其口。更令人不解的是,證監會宣稱:要對“產品提供者”履行“監管義務”。 對於由三方參與的迷債,誰是“產品提供者”呢?是迷債安排者及其公司呢?還是發行商SPV 或者其公司呢? 證監會到底對那一方履行了甚麼樣的“監管義務”了呢?

白領犯罪的肇事者和合伙者的獨特優勢在於,在騙局被繩之以法之前,就有可能為把有關的材料(罪證)給淡化或毀滅做准備。這也適用於監管人員。本文引用的許多報告都是出於別有用心的動機而製造的。在騙局破露之後,金管局和證監會的管理層是如何表現自己的誠實和誠信呢?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連載-3》雷曼骗局之根源Root Cause of Lehman Minibond Fraud



2。 政府機構的瀆職陰謀

雷曼事件敗露後,兩個監管機構爭相為自己開脫,一個常用的藉口是監管功能的分類。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必須討論於2002年12月12日由任志剛先生和沈聯濤先生簽字的 MOU ,來理解公眾對於兩個監管機構的指責是否公正。

如果真正是出於需要而簽訂 MOU (諒解備忘錄)的話,為了保證監管機構間的合作可以有效地順利進行,一定需要制定些行政上的具體條款。但這顯然不是 MOU 的主要目的,MOU 的真正企圖可以從 MOU 的目的略見一二。 MOU 的目的是:“所有受監管行動的金融機構在香港都受到一致的監管措施,不管它們是受制於證監會還是金管局”。而此“措施”是非常含糊空洞而缺乏實際定義。而“受監管行動”則成了似是而非的空洞詞彙。 MOU 提到“法定職能”,但卻不指出由誰來執行。不可想像這種模糊的條款可以逃過監管機構的律師们。除非這是兩個監管機構所希望的。换而言之,他們不想預定每個部門的職責,而情願等之後再決定誰做甚麼。

證監會的法定職責之一是保護投資者。而金管局的主要責任是保持貨幣和信貸穩定。儘管金管局有著調查銀行的權力,它卻並不真心打算使用。金管局至今的調查結果就是其無調查能力的明證。而證監會則”善解人意”地把銀行交由金管局去調查。

SFO 條例不僅去除了銀行的“豁免”待遇,還使銀行處於證監會的監管之下。 金管局以從 MOU 得到的“前線人員監管”的職責為藉口,變相地把金管局監管銀行的權利自行擴大到管轄銀行的一切活動。在證監會的默許之下,金管局用 MOU 取代《證券及期貨條例草案》條例,自稱可以
(a)進行調查按照金管局內部程序,
(b) 決定何種跟調查相關的內容需要給證監會,
(c) 決定調查的結論,
(d) 繼續參與調查既使已經轉給了證監會。

但是 SFO 或 BO 並沒有支持金管局的以上這些權利。毫無疑問,金管局的目的是為了權力,證監會則出于政治籌碼考慮而“禮讓”其銀行相關方面的權力和職責與金管局。儘管沒有法律條文,金管局卻由“前線監管”進到了事實上的對銀行有著跟證監會類似的權限。這個功能的轉變,毫無疑問,實際上是恢復了銀行由於SFO 而失去的“豁免”待遇。


表面上看,證監會讓金管局調查銀行的“不當行為”,然後決定是否需要紀律處分或其它行動。但這只是幻覺。因為金管局在執行任何重大調查時是無心無力的。看看有了 MOU 以來,金管局對銀行進行過多少調查便明瞭了。關於調查銀行, SFO 的要求是證監會開始其調查之前咨詢金管局。證監會的職責是考慮調查是否值得, 及如何進行 。 這些幾乎是被 MOU 重寫了。皆因金管局把MOU 定義的“前線監管”的職責膨脹到了事實上跟證監會(之對於銀行)的監管範圍無法區分的地步。如果這一切均屬於“前線”的範疇,那麼,不如就直接任命金管局(跟證監會一起)為“共同監管者”好了。通過 MOU,金管局成功地把自己從“前線”範圍上昇到監管銀行,以及事實上的庇護銀行和摧毀香港繁榮的腳色。

證監會和銀行分別採用‘top-down’ 和 ‘bottom-up’方式,這僅是企圖掩蓋問題的焦點的權宜之計。調查的焦點目標應該是分銷商的“負責官員”對於受規管活動的責任。 即:公司的“負責官員”(RO)或者銀行的執行官員(EO)等。 證監會和銀行不按法規辦事,繼續他們的自從 MOU 以來的“無法無天”的行為。 MOU 的規則之一是:金管局要按照證監會定的標準來監管銀行。金管局應該按照證監會設定的措施來處理投訴。但是金管局卻採用了跟證監會的完全不同的調查方式。幾乎是把調查中心完全放在受害人身上,以起到”一石三鳥“的目的。一是用各種伎倆給受害人施壓讓他們跟銀行和解,二是通過調查來顯示金管局確實是按 MOU 進行監管,三是保護銀行,這大概也是金管局促成 MOU 的主要目的之一。

為了將其失職歸於法規的設定,金管局於今年2月2日立法會提議把銀行的所有“證券業務”歸於金管局監管。這等於承認 MOU 並沒有給與金管局調查和懲罰的權力。但是,金管局卻不能夠準確地闡明究竟是哪一條權力它需要而且有了的話就可以阻止类似騙局的發生。金管局不能夠解釋其所提議的監管責任的變化和欺詐的起因的因果關係,再次證明其提議只不過是轉移公眾註意力的戰術而已。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連載-2》雷曼骗局之根源 Root Cause of Lehman Minibond Fraud



1. MOU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之誕生和金管局之權限

《證券及期貨條例》(簡稱"SFO",證券法) 指出了證監會的職責和目的:
"把規管證券及期貨市場的10條現有條例綜合及更新,成為一條單一條例。訂定一個方便易行的規管架構,以建立一個公平、井然有序及具透明度的市場,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又對投資者、證券發行人及中介人有吸引力."

《證券及期貨條例草案》主要規管措施的條文旨指出了證監會的權力範圍:
- 透過對投資產品的要約作出規管,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障;
- 訂明證監會的查訊、監管、調查、紀律處分及干預權力
- 透過成立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作為民事審裁制度,以及把現行刑事審裁制度的範圍擴大至包括檢控市場失當行為及其他罪行,以打擊市場失當行為

根據《銀行業條例》(簡稱“BO”)金融管理專員的職能(條文7), 金管局的主要職責是:
- 促進銀行業體系的整體穩定與有效運作,負責監管遵從本條例條文的事宜
- 採取一切合理步驟,以確保所有認可機構… 以負責、誠實與務實而有條理的態度經營
- 促進與鼓勵認可機構及貨幣經紀維持正當操守標準及良好和穩妥的業務常規
- 遏止或協助遏止與認可機構的業務常規有關的非法、不名譽或不正當的行為
- 採取一切合理步驟,以確保任何認可機構所經營的任何銀行業務、任何接受存款業務或任何其他業務是─
(i) 以持正和審慎的方式以及適度的專業能力經營的;及
(ii) 以無損存款人的利益的方式經營的。

MOU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諒解備忘錄)的出籠並沒有使對於銀行的監管變得更為有效,而只是為金管局和證監會提供了互相推卸的合理依據。跟跟SFO相比,MOU更多的是含糊不清的責任定義,沒有清晰指出誰應該做甚麼。MOU給與金管局的具體職責即是金管局的“前線人員的監管”之職能。

金管局就有關人士採取紀律行動(條文58A)的權力:
(1) 如—
(a) 某有關人士犯失當行為或曾在任何時間犯失當行為;或
(b) 金融管理專員認為某有關人士並非或已不再是適當人選,
則金融管理專員可在諮詢證監會後—
(c) 將該人士的有關資料的全部或部分自紀錄冊刪除;或
(d) 將該人士的有關資料的全部或部分暫時中止載在紀錄冊中。
(2) 金融管理專員可完全或局部基於證監會曏他披露的資料而行使此權力,不論該等資料是否由於根據 SFO第182條進行的調查而產生的

事實是:對於銀行裡跟證券相關的部門,金管局並無更有效的調查和懲罰銀行相關部門的權力。而依據SFO,證監會卻有著全部的權利。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連載-1》雷曼骗局之根源 Root Cause of Lehman Minibond Fraud



序: 監管部門之瀆職 和 金融機構之詐騙

本文是繼“雷曼事件研究報告”之後的由雷曼苦主大聯盟所作的第二份研究報告。以便公眾瞭解雷曼相關產品所涉及的欺詐行徑並提供深入的分析。原文及有關文件的引用請詳見英文版。本文為中文簡要。

“禍心結構”指把一個投資工具捆綁於另一個投資工具之中。有何必要把兩個信貸掛鈎產品串聯一起而不作為一個信貸掛鈎產品推出呢?好處是可以借用看似安全的表面層(“跟 7 個著名公司掛鈎”)做掩蓋,而把具更大風險的低層“禍心”(跟多達150-194個公司掛鈎)包藏起來,達到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欺騙效果,去欺騙對信貸金融工具不熟悉的市民。此類欺騙性產品的策划者和共謀者們則取得巨大利潤。誠如某S&P高層承認他們為了公司的利潤而把靈魂出賣給魔鬼。通過投資於一些新的主要由機構投資者參與的缺乏透明度的投資工具,使用大量公眾不熟悉的新技術名詞(如CDO, 合成CDO, 信貸破產掉期等),混以公眾熟悉的詞彙(如債券,AAA評級,AAA評級的傳統債券的破產概率的20年歷史數據等),達到半真半假,魚目混珠的欺騙公眾的目的。當然,如果監管部門是警覺性高和認真處理的話,類似“迷你債劵”的騙人伎倆就有可能功虧一簣。

可惜,在雷曼事件發生的過去幾年裡,金管局和證監會在監察和阻止雷曼騙局上是完全失敗了,從而造成了持續幾年的迷債騙局 。欺騙性的章程、含糊其詞或無實質披露、甚或誤導性的陳述。證監會對此卻卻視而不見,大開綠燈。

雷曼事件發生之後,金管局和證監會對於公眾投訴的處理手法, 意味著兩個監管機構早就意識到他們的寬鬆放縱難免為金融欺詐敞開大門 。 證監會給政府的調查報告顯示對於該產品的“禍心結構”其實是心裡有數的。而金管局則把問題預先定性為“錯誤銷售”。把矛頭對准銀行的前線銷售人員。為了給自己開脫,他們只能保持模棱兩可,找些膚淺表面的問題來調查,找替罪羊,而避開問題的欺騙性的實質。
雷曼騙局帶出一個獨特的現象: 規管金融市場的執法和規管部門都如同虛設。金管局不去檢查銀行在銷售上是否違規,而去盤問受害人,想方設法蒙哄受害人跟銀行和解。監管部門一直企圖文過飾非,為了揭露這種跡近無法無天的惡行,促使我們不斷研究及發表報告。
證監會和金管局簽訂了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諒解備忘錄、 於2002年終)。第一,二章將圍繞著 MOU開展。 因為 MOU揭示了證監會對金管局拱手相讓其職責,變相地鼓勵銀行肆意為所欲為,第三章將列出金管局的失職和證監會對文書披露方面的失職。第四章安永會計師為銀行公會提供的“迷債結構和定價”報告,提供了第三章的証據。儘管兩個監管機構的報告都有不公開部分,歪曲真相的企圖卻是令人一目瞭然。

雷曼騙局的根源,在金管局和證監會的私相授受,包庇被監管的機構。甚者,曾特首的縱容放任,讓香港的政治及社會制度,全面受到侵蝕及腐化,這正是我們憂心如焚的原因。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Why did Lehman Asia head of structure division Leon Hindle Lie

News from
"Septermber 25, 2006 Derivatives Week"

[Lehman Launches Extendable CDO Deal

Lehman brothers in Asia has launched a single-tranche synthetic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with an extendable feature in a bid to boost returns. "It's purely for yeild enchancement," said Leon Hindle, senior v.p. in Hong Kong, no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extendable and callable features embedded in CDOs due to the curent tight-spread environment.
The deal, dubbed Beryl Finance Series 2006-10, and rated AAA by Fitch Ratings, is referenced to a USD 14.31 billion portfolio comprised of a 155 default-swaps with USD 114 million in credit-linked notes being structured. In the transaction, orriginally targeted for three-years, Lehman has the right, not obligation,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the transaction to a final maturity of seven years. As Lehman is the credit protection buyer, it would look to extend the deal out if spreds go wider, effectively allowing it to pay protection at locked-in cheaper levels than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Hindle added the deal will be sold to a mix of investos via direct sales and third-party distributors in Asia.
]

===========================

Leon Hindle was the head of Lehman Asia Structure Division 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all the Lehman Minibond sold in Asia (Hong Kong, Singapore, Taiwan, Australia).

The above Beryl Finance Series 2006-10 in the news was referring to the Minibond Series #27 CDO Collateral (which was USD $114,465,000 for Series #27 A & B in USD) .

雷曼亚洲安排了迷债及迷债最为隐藏之部分:合成CDO。雷曼亚洲让迷债发行商 (SPV) Pacific International Finance 买入雷曼自己安排的(以上新闻中所提之)合成CDO。雷曼亞洲之結構產品部門主管 Leon Hindle 卻在新聞發佈上講:此產品是“通過直接銷售和第三者分銷商賣給各類投資者”

Leon Hindle 新聞發佈上的言行:

- 掩盖了此产品其实是100%全数直接卖给Pacific International Finance,是雷曼亚洲安排 Pacific International Finance 作为迷债抵押品买入的。
- 掩蓋了此產品是為雷曼迷債抵押品而設計的事實,
- 掩蓋了此產品跟雷曼迷你債券的關係 。
- 掩蓋了雷曼一手操縱此產品之買賣雙方之事實。
- 掩蓋了此產品是面向香港的零售客戶們銷售的事實。


Lehman Asia arranged the Minibond and knew exactly that SPV Pacific International Finance Limited was the SOLE buyer of this USD 114 million worth of Synthetic-CDO (comprised of 155 CDS) portfolio. It was Lehman Asia who arranged the deal for both buy-side (Pacific International Finance, owned by HSBC) and sell-side (Beryl Finance, an SPV owned by Lehman).

Why did Leon Hindle, the head of Lehman Asia Structure Division, claim that " the deal will be sold to a mix of investos via direct sales and third-party distributors in Asia."?

He knew very well that there was no mix of investors at all, there was only a pre-arranged investor, that is, the Pacific International Finance which was the Minibond Issuer. The Minibond was sold to retail clients via banks in Hong Kong, with the prominent "Credit-Linked to 7 well-known Companies".

Why did he lie about the buyer and the nature of the deal (arrangement) ?
What did he try to hide?
What was he afraid of ?


In the MInibond Issue Prospectus, there was no information to mention about the 155 CDS or the fact that the so-called minibond collateral (in fact, the underlying securities) was selling 155 CDS insurance, and was not invested into any real debt.

In the 2003-2008 period, in all the MInibond Issue Prospectus, there was no information to mention about the 100+ CDS or the fact that the so-called minibond collateral (in fact, the underlying securities) was credit linked to a portolio of 100+ (usually 125-190) reference entities. It was never specifically mentioned that the underly securities was not invested into any real debt of the 7 well-known reference entities.

(Click here for information related to Minibond Series #27 and General Minibond Information).

Related reading:
- From Lehman Minibond To Oracle Capital Limited

- SEC Sues Goldman Sachs, Alleging Fraud in CDO Tied to Subprime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銀行怕甚麼?銀行心虛了嗎?

迷你債券之核心為迷債抵押品(即任總所指之"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這就是為甚麼,7 個著名掛鈎公司沒有問提,迷債價值卻到了要跟零掛鈎的地步。

為甚麼政府和監管機構不敢要求銀行披露銀行對於迷債抵押品(即迷債"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之理解?
為甚麼银行至今為止不能 (/不敢?) 回答關於迷債抵押品問題?

2008年9月27日,在銷售了4-5年 共 36 個迷你債券系列之後, 當時的銀行公會主席和廣北公開承認:
“現時本港銀行作為雷曼迷你債的包銷商或分銷商,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這些債券狀況如何﹖債券抵押品的性質是什麼﹖。。。目前包銷商都不掌握確切信息。”

懇請政府徹查銀行是否有系統性不瞭解(或隱瞞)迷債抵押品(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的性質之問題。
懇請政府就以下迷債抵押品(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相關問題, 徹查銀行之理解和內部之相關資料。
懇請政府就以下迷債抵押品(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相關問題, 徹查銀行對客戶做的解釋和披露。

這個調查,是關係到迷債之關鍵。這也是金管局至今不願意調查之願意,因為金管局一心為銀行護航,於是把矛頭指向職員。儘管和廣北先生不是說某個或某些銀行職員對於迷你“債券抵押品的性質”不確切瞭解, 和廣北先生是說“銀行”對於迷你“債券抵押品的性質”不確切瞭解。 和廣北先生用”債券“來簡稱”迷你債券“ ! 在和廣北先生的心裡,是否下意識地把本質為多層 Credit-Linked-Notes 的迷你債券等同“債券”來看待了? 是否也間接地反映了銀行的在對於迷你債券的本質的理解上有系統性錯誤?

銀行界有著理解並且買賣 CDO / Synthetic CDO / CDS /Credit-Linked Notes 的專業知識和多年豐富投資經驗之專業人士。 根據安永為銀行公會提供的“迷債結構和定價“報告(2008年12月), 在2004-2008年內,銀行銷售的迷債系列 10(2004年5月發行)至36均為類似性質的以合成CDO為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而合成CDO 之資料於迷債正式發行日(通常是購買截至日之後的3個星期左右)之前就已經有了, 因為雷曼必須在迷債正式發行日之前把合成CDO 評級拿到,再名正言順地用迷債之資金去買入自己打包的合成CDO 。

至今為止,銀行堅持自己在迷債銷售上是沒有錯誤的。也就是說,他們明白賣的產品究竟是甚麼。銀行是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公眾對此之要求的。银行也可以公開他們不能回答關於這些問題的理由。 銀行也可以公开宣告:我是銀行我怕誰!

儘管 “銀行於銷售信貸掛勾票據時,不知悉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所掛勾之信貸參考機構“ (任總語),

(1) 2008年8月,在銷售了4-5年 共 36 個迷你債券系列之後,銀行是否知道這 迷債抵押品”(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之合成CDO 是賣跟由 97-194個相關主體組成的一攬子信貸保險? 以及: 銀行是否知道 如果這合成CDO之一攬子掛鈎相關主體裡發生了 足夠的信貸事件的話 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 ?

(2) 以系列19為例125個相關主體內,當第9個信貸事件發生時,就會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 ,而第10個信貸事件發生時,就會造成合成CDO 100% 本金損失 銀行是何時了解到這些系列19之具體信貸掛鈎主體及信貸事件影響之條件的?

(3) 從2004年5月的第一個以合成CDO作為”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的 系列10 開始,直至 2008年的 系列 36,在2008年8月之前這幾年的期間, 銀行有沒有跟雷曼(或發行商)要求過並且看過任何其中任何一個或幾個迷債系列的”迷債抵押品資料”(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 合成CDO 資料) ?

(4) 銀行於銷售迷你債券 時, 是否理解到: 這”迷債抵押品”(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之 合成CDO 信息和風險 為迷債相關重大信息和重大風險 (material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risk) ?

(5) 銀行於銷售迷你債券 時, 是否理解到 : 這”迷債抵押品”(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為 合成CDO ?

(6) 銀行於銷售迷你債券 時, 是否理解到 :這"迷債抵押品”之合成CDO 的主要特徵是跟一攬子信貸主體掛鈎?

(7) 銀行於銷售迷你債券 時, 是否理解到: 這 合成CDO 是賣 由 諸多 個相關主體組成的一攬子信貸保險 ? 以及其 ‘ 如果一攬子掛鈎相關主體裡發生了足夠的信貸事件的話,就會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 之特徵?

(8) 銀行於銷售迷你債券 時, 是否理解到: 而這”足夠“信貸事件,絕不是指合成CDO之一攬子信掛鈎主體之50% 或90%的相關主體發生信貸事件? 以及 ‘ 通常是會當8%-10%(或更低的百分比)的相關主體發生信貸事件的時候,就會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最終造成迷債的利息及本金損失’

(9) 銀行於銷售信貸掛勾票據 (即:迷你債券)時,關於這 迷債抵押品,即今天的””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 是如何跟客戶解釋和披露的呢?有沒有披露過其信貸風險?

(10) 銷售的時候,銀行有沒有跟客戶解釋,這“抵押品資料” 可以稍後於迷債正式發行之前(由雷曼或發行商)准備好,可以提供給客戶?
銷售之後,當這“抵押品資料”已經(由雷曼或發行商)准備好了的時候,銀行有沒有告知客戶? 以便提供給客戶或者由客戶去索取閱讀。
無論是銷售前,銷售時或銷售之後,銀行有沒有跟客戶提起過/或披露過任何“抵押品資料” 相關資料或相關信貸資料?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銀行對於於迷債之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究竟知多少?跟客戶作過些甚麼披露?

《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
[金管局 總裁任志剛 於財經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表示,銀行於銷售信貸掛勾票據時,不可能知悉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所掛勾之信貸參考機構,因發行人會於分銷銀行銷售後才將產品包裝,進行第二層掛勾。但他明確指出,銀行有責任向客戶披露相關信貸風險,以及持續披露信貸市場上有關消息。

任氏又指,精明債券與雷曼迷債的單張,就他看有所分別,指精明債券單張有寫明不保本及產品屬高度風險。但他強調,倘銀行將高度風險產品銷售予低風險胃納之客戶便屬違規,而銀行違規銷售遭客戶投訴,金管局定必嚴肅處理。而於雷曼事件後,金管局亦已責誠銀行向客戶進行持續披露及確保有足夠人解答客戶問題。]


任志剛確是”與時俱進“,不再講甚麼”迷債”或“迷債抵押品”了,而是用CLN(信貸掛鈎票據)和 “次層CDO” 來回答迷債的相關問題了。

儘管”銀行於銷售信貸掛勾票據時,不知悉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所掛勾之信貸參考機構“。

銀行界有著理解並且買賣 CDO / Synthetic CDO / CDS /Credit-Linked Notes 的專業知識和多年豐富投資經驗之專業人士。根據安永為銀行公會提供的“迷債結構和定價“報告(2008年12月), 在2004-2008年內,銀行銷售的迷債系列 10(2004年5月發行)至36均為類似性質的以合成CDO為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而合成CDO 之資料於迷債正式發行日(通常是購買截至日之後的3個星期左右)之前就已經有了, 因為雷曼必須在迷債正式發行日之前把合成CDO 評級拿到,再名正言順地用迷債之資金去買入自己打包的合成CDO 。


第一。銀行於銷售信貸掛勾票據 (即:迷你債券)時,是否知道或理解以下幾個相關特徵和風險?

1。 這”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 (即“迷債抵押品”)為 合成CDO。

2。 這”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 之合成CDO 的的特徵是跟一攬子信貸主體掛鈎。

3。這 合成CDO 是卖 由 诸多 個相關主體組成的一攬子信貸保險。如果一攬子掛鈎相關主體裡發生了足夠的信貸事件的話,就會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

4。 而这”足够“信贷事件,绝不是指合成CDO之一攬子信挂钩主体之50% 或90%的相关主体发生信贷事件 , 通常是会当8%-10%(或更低的百分比)的相关主体发生信贷事件的时候,就会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最終造成迷債的利息及本金損失。

5 這”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之 合成CDO 之相關信息和風險 為迷債相關之重大信息和重大風險 (material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risk) 。

6。 銀行 可以跟雷曼要求得到 抵押品資料(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的資料")的. 這些資料在迷債發行日(Issue Date)之前 就都有的了。 雷曼有意不主動給,不等於銀行不可以要求。 尤其是;如果銀行按”操守准則”之要求,對產品有透徹理解的話,那麼,具有專業人員和專業經驗的銀行應該是理解到這些信息和資料為迷債相關的重大信息和風險的話。而根據“操守准則“: 銀行必須給客戶提供充分的產品風險相關資料。 這是銀行作為銷售商的責任

7。 從2004年5月的第一個以合成CDO作為”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的 系列10 開始,直至 2008年的 系列 36,在2008年8月之前這幾年的期間, 銀行有沒有跟雷曼(或發行商)要求過並且看過任何其中任何一個或幾個迷債系列的”迷債抵押品資料(即:“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合成CDO)資料)?

第二。銀行跟客戶披露了些甚麼相關風險和信息?

8。 銀行於銷售信貸掛勾票據 (即:迷你債券)時,關於這 迷債抵押品,即今天的””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 是如何跟客戶解釋和披露的呢? 按”操守准則“,銀行必須跟客戶解釋產品的真實特徵和相關風險的。


9。 任氏指出:“銀行有責任向客戶披露相關信貸風險,以及持續披露信貸市場”,

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之資料於迷債發行之前都是已經只有的了。這些資料,銀行從來都沒有跟客戶披露過,事實是,根本就沒有提過。為甚麼?
銷售的時候,銀行從未跟客戶提起過這所謂“抵押品“ (現在稱為“第二層債務抵押證券”), 更沒有提到過起信貸風險。銷售之前/後,銀行是幾年如一日地:既未提起過任何相關資料,也未披露過任何相關信貸資料。


第三。風險披露? 披露甚麼?

10。 “任氏又指,精明債券與雷曼迷債的單張,就他看有所分別,指精明債券單張有寫明不保本及產品屬高度風險。”

照任志剛之意,香港的 風險說明書最終簡化為兩句話:
“本產品不保本” 和 “本產品是高風險”。

至於具體有些甚麼風險呢,是那些具體因素可能會造成“高風險”或“失去本金”呢? 就不屬於風險說明書範圍了。
那就是讀者“清者自清”,運用你自己的想像力吧。

香港可就名副其實地成為 世界金融 詐騙中心了!

11。任氏指出“倘銀行將高度風險產品銷售予低風險胃納之客戶便屬違規”
如果:(甲)如果跟客戶講是高風險,同時給出高風險的因素在於跟7個著名公司信貸掛鈎。或者(已)跟客戶講是低風險,但告訴客戶低風險的因素在於跟150個各類評級的公司信貸掛鈎,告訴客戶迷債CDO抵押品中的信貸事件對於迷債本金的影響等。會對迷債的銷售有甚麼影響呢?
買入高風險的人可以接受高風險的原因在於可以接受跟那7個著名公司信貸掛鈎的風險。
尽管幾年以後發現之所以高風險在於從為披露過的跟另外150-190多家公司信貸掛鈎之特徵。
那麼,銀行有沒有違歸呢?

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風險說明書 的 關鍵在於:何谓風險全面市場披露?

據報道,
為防雷曼不良銷售事件重演,港府計劃效法新加坡和澳洲,規定出售信貸掛鈎產品的銀行及金融機構,要加強披露風險責任,發售機構必須以一頁紙的設計,用最簡易文字披露風險,例如最壞情況下可損失全部投資,不可再以一大堆銷售文件「博人唔睇或者唔識睇」。”

關鍵在於:何謂風險披露?

1。 以迷你債卷為例,風險說明書该列明那些风险呢?
- 風險到底是跟7個著名公司挂鉤,還是跟132個各類評級公司挂鉤?
- 迷債的錢是投入於實質資產還是沒有投入於任何實質資產而隻是賣保險等,
如何清晰准確均衡無誤導地,真真實實地把真實特征和風險給客戶介紹,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不追究清楚何種“風險”需要“說明”的話,又能披露多少真實相關風險呢?而風險“說明書”則很有成為成為具欺騙性的章程的翻板,

如果一頁紙的風險說明書簡化為兩句話:
第一:本產品不保本。
第二:本產品是高風險。

可否會作出世界第一流的高水準的風險披露說明書呢?
至于具体有些什么风险呢,是那些具体因素可能会造成“高风险”或“失去本金”呢,就是读者“清者自清”,运用你自己的想像吧。

2。 迷債 之最大問題在於“”一大堆銷售文件“卻 無披露 重大風險,極盡欺騙和誤導之術,

迷債 “一大堆銷售文件”幾十頁紙,介紹了一大堆著名公司信貸掛鈎及相關信息,卻不提重大風險之一:即合成CDO 的風險,
洋洋洒洒的几十页的文件,卻半個字也不肯提供跟以下這麼幾行字類似的內容。为什么?

- PIFL把迷債資金投資於合成CDO,該合成CDO是由不同的SPV發行的。而迷債中的兩類掉期 (即迷債層次的FTD(First-To-Default)掉期和合成CDO 層次的掉期)是為向雷曼賣信貸保險而設計的。

- 合成CDO的本金買入雷曼貨幣基金(或類似的性質的基金)作為合成CDO的抵押品;

- 在合成CDO層次的SPV是賣由 許多 (多為90 或更多) 個相關主體組成的一攬子信貸保險。如果一攬子掛鈎相關主體裡發生了足夠的信貸事件的話,就會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從而觸發迷債層次的“underlying securities破產事件”,最終造成迷債的利息及本金損失

- 3A 評級的合成CDO 跟3A 評級的傳統債卷是完全不同性質的。
3A 評級的合成CDO歷史短暫且無歷史破產數據參考。3A 評級的傳統債卷的25年歷史破產數據是不適用於3A 評級的合成CDO的。

- 迷債只有一個資產(即:雷曼貨幣基金),和許多負債(liability)(即兩個層次的信貸掉期)”。

转载安永报告:迷债發行時的資金運用(系列10-36)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轉載安永報告的迷債示意圖

1。 迷債系列10-36之結構。 為甚麼迷債章程跟銀行的解釋完全沒有 合成CDO (层) 這一層解釋呢?


安永報告指出:SPV PIFL把迷債資金投資於合成CDO, 該合成CDO”是由不同的SPV發行的。而迷債中的兩類掉期 (即“迷債層次的FTD掉期”和“合成CDO 層次的掉期)是為向雷曼賣信貸保險而設計的。合成CDO was backed by the collateral which is the Lehman USD Liquidity Fund. 因此,迷債只有一個資產(即:雷曼貨幣基金),和許多負債(liability)(即兩個層次的信貸掉期)”。迷債層次的FTD掉期幾乎不為迷債持有者帶來收入,所有CDO層次(包括雷曼貨幣基金的利息)的收入均歸於雷曼。

2。安永報告明確指出:在合成CDO層次的SPV是由97-194個相關主體組成的一攬子信貸保險如果一攬子掛鈎相關主體裡發生了足夠的信貸事件的話,就會造成合成CDO本金損失,從而觸發迷債層次的“underlying securities破產事件”,最終造成迷債的利息及本金損失

這好像也是在描述發行商健在的“精明債券”?

為甚麼在幾年的迷債銷售期間,從迷債章程和證監會審批人員,到金管局和銀行,
從 系列10 到 系列36 的幾年之間,
- 都從不知道 合成CDO究竟為何物?
- 銀行,證監會是否都認為 合成CDO 不屬於重大風險的信息?
- 也從未試圖瞭解過 合成CDO ? 2004年5月發行 系列10 的時候可能不瞭解成CDO具體組成,之後也從沒有去瞭解過?
直至2008年9月之後/或者安永報告出來才瞭解?
- 2004年5月-2008年8月, 銀行從沒有跟雷曼要求過抵押品文件?銷售迷債是抵押品文件可能還沒有出籠,在迷債抵押品購買之後是一定有的啊。
迷債抵押品是跟迷債相關的重大風險。迷債抵押品信息可是跟迷債風險相關的充分信息啊。
- 都沒有人跟客戶解釋過這些?
- 為甚麼沒有一個發行章程都寫一些類似的內容的?


3. 安永報告的一些定義(對照示意圖).
(a) FTD Swap: First To Default Swap. In a FTD Swap, the protection seller (ie.. PIFL) will take the loss caused by the first default to occur among a poool of up to 8 reference obligations. Upon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default within the reference pool, the settlment amount for the FTD Swap is dependent on the credit event of the FTD Swap reference obligations and the value of the underlying Synhtetic cDO for Series 10-36.


(b) CSO = Collateralized Swap Obligations. The CSO represents a swap arangement between the Synthetic CDO-level PSVs and LBSF in which the SPVs sell credit protection on a basket of between 97-194 underlying reference entities and surrender the total return of the Colalteral in exchange for periodic interest payment from LBSF. The CSO offers higher yield as the periodic interest payments are passed through the SPVs. However, the SPVs can be at risk of losing their initial investmtns if serveral credit events occcur in the reference portfolio.CSO

迷債之信貸掛鈎主體知多少?



迷債系列10-36的資金是投資於合成。合成跟一攬子相關主體信貸掛鈎。以下為合成的信貸掛鈎主體的數目。

迷债系列; 合成CDO中的信貸掛鈎主體

MinibondSeries; ReferenceEntitiesInSyntheticCDO

#10 /#11 /#12, 125;
-----------------------------------------
#15 /#16 /#17 /#18, 124;
-----------------------------------------
#19, 125;
-----------------------------------------
#20, 98;
-----------------------------------------
#21, 105;
-----------------------------------------
#22, 104;
-----------------------------------------
#23, 97;
-----------------------------------------
#25, 190;
-----------------------------------------
#26, 160;
-----------------------------------------
#27, 155;
-----------------------------------------
#28, 160;
-----------------------------------------
#29, 190;
-----------------------------------------
#30, 194;
-----------------------------------------
#31, 175;
-----------------------------------------
#32, 150;
-----------------------------------------
#33, 145;
-----------------------------------------
#34/#35/#36, 150;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SFC Coverup for Minibond prospectuses?

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表示: “證監會角色並非要監察投資產品價格是否穩定, 而是要確保所批核之投資產品, 有全面市場披露”.

Does SFC consider the Issuer Prospectuses & Program Prospectuses meet the above “全面市場披露” requirement? Does SFC consider the Issue Prospectuses meet SFC's claimed "clear, non-leading, adequate disclosure" standard ? (SFC may use Series #19 (2005) or #27 (2006) or #35 or #36 (2007) as examples).

From SFC CEO's testimony in Oct.13, 2008 Legco Meeting, (http://www.legco.gov.hk/yr08-09/chinese/hc/minutes/hc20081013.pdf).

SFC CEO 韋奕禮先生 seemed to be fooled by misleading statements in Minibond Issue Prospectuses, and was fooling the public by quoting the misleading statements from the Minibond Issue Prospectus.

1. SFC CDO 韋奕禮先生 said tthat “These products were backed by triple A collaterals and the likely cumulative historical rate of failure for triple A collaterals over the past 25 years between 1981 and 2006 is 0.09 percent for the first three years.”
The SFC CEO seemed to quote the historical default probability data in the Issue Prospectus of Minibond Series #36 (page 54). Such data obviously intended to show that Minibond was backed by collateral with such default historical data. However, such data does not apply to the Minibond (synthetic) CDO collateral at all! Because the quoted 25 year data was based on the default performance of all conventional AAA-rated debt issues. The Minibond (Synthetic) CDO collateral (Series 36 and many earlier Series) were Synthetic CDO which does not even have a 10-year historic data for data/record tracking.
Was SFC CEO fooled by such misleading data and considered the Minibond was ‘backed by’ ‘triple A collateral’ that had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default rate) as to the triple A conventional bond/debt?
Or: Was SFC CEO trying to fool the public by quoting the above misleading data ?

2. SFC CEO used "backed by triple A collateral" (in his speech quoted in #1 above).

"backed by" was a totally wrong or misleading descriptions here. The Minibond (money) was really INVESTED into triple A rated Synthetic CDO that sold credit protection on a basket of between 97-194 underlying reference entities to Lehman Brother. That is, the so-called "triple A collateral" was itself credit-linked to over 100 reference entities in its true nature, It was not a a conventional bond/debt by any definition,

By using 'backe by', SFC CEO was suggesting that the Minibond value was dependent on the (synthetic CDO) collateral, and effectively hinted that the synthetic CDO collateral had the similar quality as of a triple A conventional bond/debt.

Either the SFC CEO was misled by the Minibond Prospectus or was trying to mislead the public on the truth of Minibond.

In fact, If sufficient credit events occur within the Synthetic CDO basket's credit obligations, the resulting loss will be taken up by the Synthetic CDO through reduction of the Synthetic CDO principal. This leads to an "underlying securities default event" at the Minibond-level.

Was the Mr. SFC CEO aware of this?

It was the synthetic CDO that was secured by Collateral which was the Lehman USD (Money Market) Fund. The intention was probably to ensure the payment to the credit-protection buyer Lehman for the basket reference entities of 97-194 included in the Synthetic CDO.


3. [SFC CEO韋奕禮先生: Series 36.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t series. Generally, each series will have something akin to the statement in series 36, which said they are not suitable for everybody. They are suitable for people who want a fixed rate quarterly interest in US Dollars or Hong Kong Dollars and are confident that none of the seven named referred entities will be affected by a credit event and they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risk that our notes are not principal-protected and if a credit event happens to any one of the referred entities, you will only receive back in a credit event an early redemption amount which could b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principal amount of our notes. That is a fairly typical disclosure of each of the documents.]

韋奕禮先生 was quoting from the Section "Who should buy our Notes? Are they suitable for everyone? ",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Issue Prospectus (page 10, Series #27) as below:

[“Who should buy our Notes? Are they suitable for everyone?
Our Notes are not suitable for everyone. (...)
Our Notes are only suitable for investors who are:
- looking for fixed rate quarterly interest income in USD or HKD;
- confident that none of the 7 named reference entities will be affected by a credit event (that is, “Bankruptcy”, “Failure to Pay” or “Restructuring”, which include events such as a major borrowing default, bankruptcy or adverse debt restructuring) between the issue date and the second business day prior to the maturity date of our Notes and who are able to take the risk that they may lose their investment if one of these events does happen;
- willing to accept extension of the maturity date for our Tranche A Notes (...)
- willing to accept early repayment of principal (...). ]

Above statements in plain English clearly suggested (to retail clients) that, although it was not suitable for everyone, IF you were confident on the 7 reference entities, the Notes was for you! SFC CEO seemed to be content with the above misleading statement, and was fairly happy about the disclosure of ‘confident that none of the seven named reference entities will be affected by a credit event.". SFC CEO AGREED with such misleading statement, and was quoting it to defend the Minibond prospectuses.

After all, the key risks of the Minibond is the default-event with the 7 reference entities, is that right, MR. SFC CEO ?

Don’t we also need to be confident on the MANY never-mentioned & undisclosed reference-entities hidden in the Minibond CDO collateral, along with our confidence on the 7 well-known companies? Minibond CDO collateral was in fact credit-linked to many (over 100) reference entities, but not to the same 7 well-known companies. Use Series #19 as an example. Don’t we need to be confident that there would be less than 9 default event out of 125 reference entities? Because, out of 125 entities in Minibond CDO Collateral, the 9th default event would cause collateral principal loss, and the 10th default event would cause 100% collateral principal loss. Confidence on the 7 reference entities would catch us total surprise in seeing the 100% principal loss caused by the 10th default event out of the 125 reference entities which was mentioned nowhere in the prospectuses.

Was SFC CEO fooled by the Minibond prospectuses as HK retail minibond-buyers?

or: Was SFC CEO trying to fool the public in order to defend Minibond prospectuses?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銀行不瞭解(Lehman Minibond)迷債抵押品的性質? 不是系統性失誤是甚麼?



請問金管局:
如果銀行不瞭解迷你債卷抵押品的性質,銀行能夠系統性地清晰瞭解並跟客戶解釋迷你債卷的真實特徵和風險嗎?


前銀行公會主席和廣北先生於2008年9月27日的言論告訴金管局:銀行對於迷你“債卷抵押品的性質”不確切瞭解。銀行在這個迷你”債卷“的銷售上是犯了系統性的錯誤的。

為甚麼金管局至今還是堅持銀行無系統性失誤,只要按金管局的 既定 “從下至上”的方針,,一個個案例地查“違規銷售”?

金管局的如意算盤是:如果等 N 年後 2萬多例都查出有類似的問題的話,再查銀行的系統性失誤也不遲。反正在此事上的經濟效益和調查效益不是主要的。

金管局慷慨地以公款 庇護銀行和銀行家之心,路人皆知。 何人問責?

2008年9月27日明報: 銀行公會主席和廣北公開錶示:
“現時本港銀行作為雷曼迷你債的包銷商或分銷商,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這些債券狀況如何﹖債券抵押品的性質是什麼﹖。。。目前包銷商都不掌握確切信息。”



1。 和廣北先生用”債卷“來簡稱”迷你債卷“ !
這是否說明在和廣北先生的心裡,下意識地把本質為多層 Credit-Linked-Notes 的迷你債卷等同“債卷”來看待了?
或者說:和廣北先生或銀行口中的“債卷”只是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品牌名稱?
將來銀行管理層和銀行會否以“股票”作為品牌名來通稱期指和窩輪等一切產品呢?

2。 如果銀行確如和廣北先生所聲稱:對”債卷抵押品的性質“不掌握確切信息。
是否錶示:銀行並不知道迷你“債卷的抵押品“本質其實也是一個信貸掛鈎產品? ,
是否錶示:銀行並不知道迷你“債卷的抵押品”是跟諸多(100多個)各種評級的公司的信貸掛鈎的(而不再是甚麼七個著名公司)?
如果銀行真的是不清楚 迷你“債卷的抵押品“的確切特徵的話,
那麼,銀行該如何理解迷你“債卷”的真實特徵和風險呢? 真實特徵和風險在於跟 七個著名公司信貸掛鈎?
這是否也解釋了為甚麼銀行至今緘口不言迷你“債卷”的真實特徵和風險呢?


如果金管局監察銀行給銀行職員的迷債相關的培訓和銷售指引的話,就會發現銀行的(迷債相關的)內部培訓和指引都不提“債卷抵押品“, 更不提”債卷抵押品的性質““。

3。 銀行界有著理解並且買賣 CDO / Synthetic CDO / CDS /Credit-Linked Notes 的專業知識和專業人士。如果銀行都不能理解所謂迷你“債卷抵押品”的真實性質的話,如何解釋銀行的零售客戶們都是理解了迷你“債卷”的真實特徵和風險才買入迷你”債卷“的呢?

4。銀行銷售迷債不是偶爾的一次兩次。 在長達三,四年內,銀行共銷售了 20-30 多個類似性質系列的迷你債卷,如果銀行確實是沒有瞭解”債卷抵押品的性質”的話,那麼,
- 銀行是如何理解迷你債卷這種“債卷”的真實特徵和風險的呢?
- 銀行系統是如何作對於迷你債卷的盡職審查的呢?
- 銀行給與職員的培訓和銷售指引究竟是怎樣介紹迷債的真實特徵和風險的呢?風險為:跟 7 個著名公司信貸掛鈎?
- 銀行職員能給客戶介紹哪些迷債的真實特徵和風險的呢?
- 銀行不是犯了系統性的錯誤, 又是甚麼呢?!!!!!


4。以銀行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人員背景,
- 銀行是真的確實沒有瞭解“債卷抵押品的性質“呢?
-還是擔心披露“債卷抵押品的性質“ 會影響迷你“債卷”的銷售?

金管局如果調查的話,就會發現有一批銀行管理人員不僅是理解了“債卷抵押品的性質“, 還理解到了“債卷抵押品的性質“對迷你債卷銷售的危害力(例如:上海商業銀行等)。畢竟:“跟 7 個著名公司掛鈎” 的風險 和”跟 7 個著名公司 + 100多個各種評級的公司信貸掛鈎” 是完全不同的!對此銀行是完全清楚的。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銀行的(迷債相關的)內部培訓和指引都不提“債卷抵押品“, 更不提”債卷抵押品的性質““。


金管局慷慨地以公款一味庇護銀行和銀行家的行徑,何時可以停止? ???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金管調解中心既未幫助投訴人取得最佳利益,又毀滅罪證並損害公眾利益

蔡耀君對於金管設立調解中心毀滅罪證的供詞. 蔡耀君聲稱“看不到(客戶和解和影響調查)兩者有甚麼矛盾”因為他認為"和解或客戶取消投訴都不會影響金管局的繼續調查”。
可是,蔡也承認並同意任志剛之前講過的“如果個別客戶因為和解之後,他自己不願意提供資料,那麼會對調查有影響的”。

對於有表面證據成立的轉介到證監會的案例,金管局顯然是清楚地明白:如果投訴人跟銀行和解並因銀行要求撤消於金管局的投訴而且之後也不再提供相關資料的話,金管局的調查儘管會繼續,卻會得個不了了之的結果,也就是說,金管局的調查有很大可能由於投訴者不在提供資料而得不到任何結果。

調查是手段不是目的。調查的目的是為了辨別是非,為了有個明確的結論,以便懲罰犯了錯的一方,一是保護投訴人的利益,同時也是為保障公眾利益,以免造成其他的客戶在將來再受其害。

如果知道和解可能會造成調查結果泡湯的話,那麼,影不影響“繼續調查”有甚麼實際意義呢?影不影響“調查結果”才是至為關鍵的。
正如審判黑社會大頭目一樣,如果大頭目在開審之後,把證人都給收買或者滅口了,既使可以接著審判,最後也不會有甚麼結果。那麼,審判就會是沒有達到目的。這就是為甚麼會有“證人保護”一說。


蔡聲稱這樣做是為了幫助該投訴人盡快拿回金錢,顯然金管局認為該投訴人的金錢損失是由於銀行過錯而造成的了。
對於迷債有這麼多的投訴人。金管局儘管不承認有系統性錯誤,採用“由下至上“的方式。現在,如果,每一個”有錶面證據成立”的個案都由於投訴人跟銀行和解而不再給金管局提供資料的話,那麼就有非常大的機會造成每一個”有錶面證據成立”的個案的調查結論是‘缺乏證據’的不了了之的結果。那麼,既使銀行有系統性錯誤,金管局也查不出來了,因為每一個個案均無調查結論。

蔡耀君聲稱想幫助的該投訴人盡快拿回金錢。事實是:鑒於迷債的長時間的投訴所造成的精神疲勞,由於是在金管局沒有完成調查定論的時候跟銀行和解的,很可能因此屈服於銀行而達成一個不是很好的賠償金額,而沒有得到他/她應該得到的最佳賠償。

金管局這樣這種貌似幫助投訴人的短視做法, 看似幫助某一個投訴人盡快拿回其損失的金錢,事實是既沒有真正維護該投訴人的利益,也犧牲了公眾利益。因為,金管局的調解機制等於是:
- 既沒有幫助投訴人拿回應該得到的最佳金錢數額, (對於有錶面證據成立的個案,如果等到最後定罪的話,投訴人應該是可以拿到最佳金錢數額的)。
- 又使許多相同深受銀行錯誤之害的市民們(也是投訴人們) 的利益得不到金管局的保護,不能拿回由於銀行錯誤造成的金錢損失;
- 而銀行的錯誤由於逃過了這次金管局的調查,銀行很可能會繼續犯類似的錯誤,從而在將來危害更多的市民們。

金管局調解中心是短視決定,既未幫助投訴人取得最佳利益,又由於毀滅罪證從而損害了公眾利益。只有銀行是受益人。

1. (轉載) 要求金管局馬上停止為銀行洗擦罪證http://www.lbv.org.hk/content/pages/posts/E8A681E6B182E98791E7AEA1E5B180E9A6ACE4B88AE5819CE6ADA2E782BAE98A80E8A18CE6B497E693A6E7BDAAE8AD89-E887B4E98791E7AEA1E5B180E8ADB4E8B2ACE4BFA12997.php

2. (轉載) 要求金管局停止毀滅罪證
http://www.lbv.org.hk/content/pages/posts/E887B4E98791E7AEA1E5B180E4BFA1-E5819CE6ADA2E6AF80E6BB85E7BDAAE8AD893111.php